核心提示:傾聽蘇平(四川敘永) 我一直在傾聽自己內心的呼喚。當可以選擇的時候,我總是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模式,事實上大多數人都習慣如此。久了,心與心之間就有鴻溝了,而且,很難跨越。 我妻是傳統的中國女性。當我長時間坐在計算機前碼字,她不會過多的干預我。當我買了一堆很久都不看的書,她也不會如何說我。在妻子的寬容中...
傾聽
蘇平(四川敘永)
我一直在傾聽自己內心的呼喚。當可以選擇的時候,我總是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模式,事實上大多數人都習慣如此。久了,心與心之間就有鴻溝了,而且,很難跨越。
我妻是傳統的中國女性。當我長時間坐在計算機前碼字,她不會過多的干預我。當我買了一堆很久都不看的書,她也不會如何說我。在妻子的寬容中我活的挺滋潤。
然而,我忽略了——
妻子去上班前提前早起去遛狗,只是為我能多睡一會兒。到吃飯才叫我,只是為我可以從容的多寫一點文字。有洗衣機但經常手洗我的臟衣服,只是為我能穿的更好看。
妻子愛嘮叨。你該洗澡了,你進門總是忘記換拖鞋。單位某帥哥在追某美女了,親戚群又有什么新聞了。這時往往我還沒有從我的詩歌中醒過來。但我還是努力專注地傾聽,有時插句嘴,比如:是誰追的誰?于是妻子快樂地描述,狗也溫順地趴在我們面前,似乎這個家很溫馨。
常年操勞,妻子竟然比我先掉牙齒。不知為什么,當晚我竟失眠了。
第二天起,我多了一個習慣。每有刊物決定錄用我的作品,我就要快活地告訴妻子。每次收到編輯部郵寄來的刊物,我也會高興地在妻子面前嘮叨。吃飯的時候,有時談談妻并不感興趣的某首詩,甚至朗誦幾句。
我究竟在怕什么呢?
妻要去市醫院治牙齒,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父親,父親在電話中說,“你要陪她去。”老母親則說:“老了,相互就是個伴兒……”一剎那間,我覺得自己好像都老了很多。想起妻比我多的白發,我明白了,妻的付出是偉大的奉獻。她甘愿“陪我”,讓我自由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。我的習慣則是一種陋習,忽略了對妻子內心真實聲音的真誠的傾聽。
黃昏時分,妻子還是象征性地問我要陪她去遛狗不。我果斷關閉電腦,牽起狗,挽著妻子的手,妻子臉上洋溢的分明是幸福的笑容。
【作者簡介】蘇平,中學圖書室管理員,畫稿溪現代詩歌傳承人。筆名木子,字白山,號頑石,洗經堂入室二師兄。1973年生,四川敘永人。1999年畢業于西南師范大學(今西南大學)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。著有作品集《第一縷陽光》。瀘州市江陽區詩詞楹聯學會會員,四川省詩歌學會會員,貴州作家網簽約作家,中國詩歌網藍V認證詩人,中國作家網會員。畫稿溪文學社的創始人和負責人,現任《畫稿溪文學》紙刊、網刊的社長和總編。詩作見于各級各類網刊報刊紙刊。
【聯系方式】17738013139,111451857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