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有記憶以來,作為八零后的我耳畔總是充斥著這樣的言論:好好讀書,光宗耀祖。做個大官,衣錦還鄉。當個老板,腰纏萬貫。名利、地位、金錢似乎被賦予了過重的含義。那些簡簡單單的普通人似乎就不配擁有贊美。
我們八零后中不乏人中龍鳳,但站在金字塔尖的畢竟是少數。對于大多數人而言,能夠賺錢養家,能夠有份心儀的工作,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,就已經相當不錯了。精英主義的確可以樹立榜樣,增強競爭意識,推動年輕人奮發圖強,促進個人在某一類領域或跨領域發展。也一度受到推崇,引來年輕一輩爭相效仿。在崇尚精英主義的氛圍里成長,是幸運,也是不幸。幸運的人能夠及時抓住機會,能夠歷練本領,能夠越戰越勇。不幸的人只能被淘汰被淹沒被鄙視。
以我個人為例。求學時代,我雖然算不上甲等優生,但在我們這個小地方已經足夠。同齡人的羨慕,老師的夸獎,父母的贊美,自身的滿足,紛至沓來。但說實話,我并不快樂。我是別人家的乖孩子,我是鄰居家的好少年。我和同齡人之間生生地被劃開了一道口子。性格變得孤僻,笑容日益減少。我只能將自己深深地埋進書堆里。
參加工作后,盡管兢兢業業,但我的總體表現只能算及格。我自認而然被忽略被歧視,更別提被重用了。令人驚喜的是,這樣平凡的我反而更加快樂。為什么呢?原因如下:一是我接受了自己的平庸,二是我只把工作當成了謀生的飯碗,三是我開發了讀書、追劇、吃美食等業余愛好,四是我早已忘記了那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呆小孩。當人生的調色板開始變得五顏六色,生活也會變得豐富多彩。很多時候,我們不應該局限于狹小的空間、狹隘的想法,多看看身邊事,多關心身邊人。眼界被打開了,心胸也隨之開闊起來。
俗語有云:“尺有所短寸有所長。”一個人不可能十全十美。總有這方面的長處,那方面的不足。我們要做的就是揚長避短。經歷一番辛苦,付出艱辛努力,收獲勝利自然令人喜悅,但收獲失敗同樣有價值。做人也是如此。就算不能出人頭地,就算不能光耀門楣,就算不能叱咤風云,但只要嘗試過、努力過、付出過,普通平常也是成功也是有意義。
再平凡的小草也可以沐浴陽光雨露,再不起眼的小花也可以散發芬芳搖曳身姿。承認平庸,我是認真的。接受平庸,我是嚴肅的。茫茫人海,大千世界,總有安放我的角落,總有適合我的土壤。能夠按照自己喜歡的適合的方式生活,也就不虛此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