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東小學的文藝味
曾佐然
“水中培出健康菜,樓道變成百花園。這所學校很文藝。”參加瀘縣城東小學文藝教育實驗學校授牌儀式舉行,得以目睹校園的美麗環境,體驗濃濃的藝術教育氛圍。
來到瀘縣城東小學,一排排寬敞明亮的教學長廊被巧妙利用成勞動課程實踐基地。一排排整齊的“花架”上,芹菜、生菜、青菜、瓢兒菜等水培植蔬菜長得枝繁葉茂,十分吸引眼球。
“學校樓道不僅是學生進行勞動場所,平時觀賞的一道風景,長出的各類蔬菜也是教師和孩子們餐桌上的美味。”校長胡曉江邊引領我們實地觀看,邊介紹學校辦學特色。
“水中培出健康菜,樓道變成百花園。真是既飽眼福,也飽口福!”我們從心里感到驚奇和贊嘆。
學校開發設置了勞動課程實踐基地、農耕文化實踐區課程區域, 在全校開展勞動綜合實踐活動,培養孩子們的勞動興趣,增加孩子們的勞動技能,培養了孩子們的團隊團隊能力,打造獨特的勞動教育特色文化。通過德、智、體、美、勞的均衡發展,實現知行合一,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。水培課程作為學校勞動課程中的精品課程,得到廣泛贊譽。
“胡校長好!”“家長好!“領導好!””我們在觀察水培蔬菜時,迎面而來的學生們,不斷舉手行禮,招呼我們。讓我們感到濃濃的禮儀文化氛圍,心生感動和暖意。可見,學校深入開展了文明禮儀教育活動,學生不僅學到了禮儀知識,增強了尊重禮儀、講究禮儀的意識,還初步形成了一種氛圍。
“文藝啟蒙教育一直是學校辦學的核心理念與主攻方向。在2年多的實踐探索后,學校的文化發展方向已越來越明朗,‘打造學校文藝品牌,實施文化發展戰略’已成為全校師生的共識。”校長胡曉江說。這里書聲瑯瑯、翰墨飄香,整個校園被濃郁的文藝氣息所浸染。
瀘縣城東小學坐落于風景秀麗的瀨溪河畔、玉蟾山下,是一所年輕而現代化的花園式校園。自2018年秋新校園建成投入使用開始,學校提出了“正·通”辦學思想,實現“蒙以養正,品慧人生”的育人目標,著力打造書香校園品牌,構建現代智慧學校,以文藝鑄就學校教育品牌,走出了一條極具獨特個性的發展之路。
在胡曉江看來,校長作為學校教育的領頭人,在辦學理念和行為選擇上不能局限于行政力量的推動,更不能屈服于世俗壓力,而是要集聚智慧和勇氣,以文化自覺去推動教育文化轉型和學校的自主發展。
學校緊緊抓住新建校園的良好契機,廣泛征求社會各屆和教育專家的意見,集中全體教師的聰明才智,鮮明地提出了“打造書香校園品牌,構建現代智慧學校,培育精湛師資,促進學生和諧發展”的總體辦學目標,倡導“構建和諧開放、主題鮮明的生態校園,形成科學決策、榮辱與共的領導班子,培育善于學習、求實上進的師資群體,培養知書達禮、學有所長的少年兒童”的辦學理念,傾力打造“書聲瑯瑯、翰墨飄香、知書達理、學有所長”書香校園品牌文化。
“文藝育人十分重要,是學校的核心文化,學校不能迎合應試教育而違背了學校教育的初衷,讓文化課程學習與文藝教育并重,共同成為孩子們和諧成長的雙翼。”胡曉江說,創新機制,在學校內部從上到下形成正確的素質教育育人觀,以此保證不斷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進程作為自己的治校基本策略。
“龍城之東,玉蟾山麓,新辟學府,名賦城東。”在開學典禮上,全體教師朗誦《城東賦》,展現城東小學的文藝風采。學校雖然年輕,但已經有了自己的賦,足見學校重視文藝教育的自信和自覺。
“同學們,新生活的美麗畫卷需要我們去描繪,新生活的輝煌樂章需要我們去譜寫,美好的未來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,張開雙臂熱情的擁抱未來吧!”學校舉辦的《告別母校,放飛夢想》畢業典禮很文藝,除了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,還有學生和家長互相交換書信。
“誠誠東東向前沖”慶六一兒童節嘉年華活動更是文藝范十足。以農歷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各班入場式,驚蟄、春分、谷雨……孩子們按照節氣,進行了應景節目表演,有的背著斗笠在“田間”播種,有的再現古時學童“散學歸來放紙鳶”的場景,有的手捧麥穗慶祝豐收……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洋溢其間。中國舞、武術操、街舞、足球籃球操、啦啦操各方陣將整個足球場化為一個大舞臺。提燈籠、舞扇子、揮手絹、搖彩旗,孩子們盡情揮灑,引來看臺上的家長一陣陣掌聲。
學校一方面傾力打造特色項目,一方面不斷加強文藝師資的引進與培養,借助瀘州文藝評論家協會的資源,建成協會的文藝教育學校。要求老師們要加強自身文學藝術修養,定期派文學藝術骨干教師參加多級別的學習,培養了一支相應的從事文藝教育的專、兼職的師資隊伍,為推動學校不斷向前發展提供根本力量和不竭動力。
每學年組織一次大型的文化藝術節,全面檢閱、展示文藝教育的成果。讓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,參與文藝競賽獲得歷練,積極培育精品項目參與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文藝匯演、體育競技、書法展示等活動,讓學生在經歷高層次的比賽中得到鍛煉和提高。
城東,城東!文藝教育助你大展雄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