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提示:《父母的家》的藝術美 在《中國詩歌網》上看到發表于2020年03月15日21:26的作者筆名為“瘦石白水”的詩歌《父母的家》,感覺是篇非常經典的詩歌,特此推薦并淺談下《父母的家》的藝術美。 先說下標題《父母的家》,寫家的文章千千萬,寫家的詩歌千千萬,能以平淡生活場景入詩,又勾起大眾強烈的普遍愛家想家...
《父母的家》的藝術美
在《中國詩歌網》上看到發表于2020年03月15日21:26的作者筆名為“瘦石白水”的詩歌《父母的家》,感覺是篇非常經典的詩歌,特此推薦并淺談下《父母的家》的藝術美。
先說下標題《父母的家》,寫家的文章千千萬,寫家的詩歌千千萬,能以平淡生活場景入詩,又勾起大眾強烈的普遍愛家想家心理的詩歌卻不多。
正文首句“父母的家,不朽的港灣!”開篇就揭題,且以最精煉的語言,提煉出了廣大平民百姓想表達的心聲。“港灣里有壁畫,泊著一片,飄來的帆。”意象鮮明,用語再簡潔不過了。不管孩子有沒有什么大的出息,孩子永遠是孩子,只要父母在,只有這個家是最溫暖的港灣。就算孩子走的多遠,家永遠是孩子穩定的避風港啊。再看:媽媽去哪兒了呢?蒙塵的沙發,還有些暖。都說世上只有媽媽好,媽媽如果不在家,孩子回家最愛問的就是:媽走哪里去了?看似大白話,象是問讀者,又是自問自答,從“還有些暖”可見剛走不久啊。從“蒙塵的沙發”可見,家不是富裕之家,但每一個不同的家,都是孩子們永生難忘的地方。回過頭來看題記“我心永泊”仍舊是簡潔明了的語言,一個“泊”字,可謂題中要義。誰都需要一個可以停泊的地方,民間說法是:“誰都需要一個窩窩。”“溫瓶里有水。”/“鍋灶上有飯。”這是父母對子女說的,只要知道子女要回家,父母總是提前做好各種準備,孩子一回家,就感覺到溫暖。三毛愛彈琴,琴蓋上停靠著,雞毛撣。這幾句是家的生活場景的特寫。家中或許還有孩子,已經不怎么彈愛彈的琴了,雞毛撣放在上面。簡簡單單的語言,一下子就讓在外打拼的孩子產生極想回家的感覺。
三毛會再下海,我心永泊,這,不朽的港灣!意思好像這三毛是成年孩子,他還會下海打拼,不會久呆在家閑置,父母極其掛念!我也會登上那壁畫,雙眼眺望,那,歸航的船!用語極精辟精煉,意象經典明確。我非常推崇這首詩歌,在寫家的詩文中,這篇是獨具魅力的!下面我附錄該詩原文:
◎父母的家
◇瘦石白水
題記:我心永泊。
父母的家,
不朽的港灣!
港灣里有壁畫,
泊著一片,飄來的帆。
媽媽去哪兒了呢?
蒙塵的沙發,還有些暖。
兄弟們曾經滾擠過,
跌落了,父親的煙竿。
“溫瓶里有水。”
“鍋灶上有飯。”
三毛愛彈琴,
琴蓋上停靠著,雞毛撣。
壁畫上有天祖、曾祖、祖父……
挨著個兒往下,傳。
三毛會再下海,
我心永泊,這,不朽的港灣!
我也會登上那壁畫,
雙眼眺望,那,歸航的船!
【注釋】蒙塵:舊指帝王逃離京都。這里是“蒙上灰塵”的意思。2020.3.14.白水原創。
【原作作者簡介】蘇朝云,中學語文退休教師,畫稿溪古典詩歌傳承人。字白水,號瘦石,洗經堂主人。1946年生,四川敘永人。1978年畢業于西南師范學院(今西南大學)音樂與漢語言文學專業。著有《畫稿溪行吟》等。《敘永詩抄》《敘永文抄》責任編輯,《敘永縣水尾鎮志稿》執筆主編。
【評論者簡介】蘇平,筆名:木子,別號:洗經堂入室二師兄,男,教師,中共黨員,四川敘永人,中文本科學歷,中國作家網會員,中國詩歌網藍V認證詩人,瀘州市江陽區詩詞楹聯學會會員,四川省詩歌學會會員,四川省散文詩學會會員,畫稿溪文學社的創始人和組織者,曾任紙刊《現代詩美學》月刊的執行主編,現任紙刊《畫稿溪文學》的創始人和負責人,兼任河南省刊《文學百花苑》編輯,正申請加入瀘州市作家協會,詩作見于各級各類網刊報刊紙刊。